最新消息 News

【養生】如何情志養生?  |  2017.04.01


中醫養生圖片

恬淡少欲,精神內守。
不良的情緒是人體致病因素,而良好的情緒是治病良藥。古人很早就發現了情志過用對人體的損傷,所以就有了“六節”“五知”的養生法則:“節憤怒以養肝……節思慮以養心……知喜怒之損性,故豁情以寬心;知思慮之銷神,故損情而內守。”歷代養生家將怒列為養生之首忌,認為是情志致病的魁首,對人體健康危害最大。因此,調攝精神是養生防病之必須。

中醫養生圖片

聰明人的養生方法,是懂得調和陰陽的重要性,不做對養生不利的事,能順乎自然,以安閒清靜為最大快樂,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終保持無憂無慮的境地,能夠調攝精神,使它不渙散,來適應天地間的陰陽之氣的變化,以保持體內的陰陽之氣與自然界的陰陽之氣相互貫通、相互協調,因而可以長壽。

中醫養生圖片

善於養生的人要調情志、和喜怒、去悲憂、節思慮、防驚恐,以保養人體正氣。精神內守,正氣充沛,則臟腑功能協調,身體健壯,精力旺盛而長壽;反之不時禦神,正氣不足,則臟腑功能衰退,身體虛羸,精神不振而早衰。

中醫養生圖片

《素問•上古天真論》宣導“法於陰陽,和於術數,食飲有節,起居有常,不妄作勞”之養生法則,抨擊了諸如起居無節,以酒為漿,以妄為常,醉以入房,放縱以欲竭其精,以耗散其真,不知持滿,不時禦神,務快其心等錯誤生活方式。勸告人們對外之“虛邪賊風,避之有時”;在內宜保持“恬淡虛無,真氣從之”,強調“精神內守,病安從來”,要求養生做到“志閑而少欲,心安而不懼,形勞而不倦”,崇尚內外結合的全面養生之道。

中醫養生圖片

另外人們還可以通過融入自然而養生。孫思邈年老時就選擇在山清水秀的環境造屋植木種花修池,獨自在那裡養老。曹慈山提倡“院中植花木數十木,不求名種異卉,四時不絕便佳”;“拂塵滌硯,……插瓶花,上簾鉤”;並要求“事事不妨親身之”,這樣,既美化了環境,又鍛煉了身心。

中醫養生圖片

此外,還可在空氣新鮮、純潔的溪流和瀑布附近進行空氣浴;利用山地、海濱美好環境進行氣候康復;或者用溫泉療法、冷水浴、日光浴、森林浴等等。這些都是利用大自然,使人與大自然協調一致,形成有利於健康的生活環境及氣候條件,為恢復和增強人體健康服務。

 

張智龍教授

<關於張智龍教授>
張智龍,博士,主任醫師,博士生導師,天津市名中醫,國務院特貼專家,全國優秀中醫實際人才。師從于津門名醫李毓麟教授,師從中國工程院石學敏院士、張伯禮院士。微信官方帳號<五味齋醫話>


延伸閱讀:
《關於扁鵲脈法》
《中醫學習脈理的重要性》
《人類為什麼會生病?》
《水獺送給華陀的藥方-紫蘇》
《清热解毒,退燒消斑的-金汁》
《安神驅邪的中藥-硃砂》



靈氣課程台北 學生心得靈氣課程推薦 靈氣問與答Q&A 給學生的一封信

::回到文章列表::

《靈氣療法》 《能量治療》 《影片採訪》 《研究紀錄》 《中醫隨筆》 《知命識命》

《靈氣療法》

《能量治療》

《影片採訪》

《紀錄研究》

《中醫隨筆》

《知命識命》

    宇謙老師 【作者:宇謙老師】
    中國執業中醫師(北京/天津).天津中醫藥大學針灸博士.多年來致力於推廣外身心靈課程、能量治療及健康講座,學生包括了專業的諮商師、醫護人員及神職人員。
    《轉載摘錄請標示出處/本站成立於2003年12月 》